close

微型網誌,是一種新型態的網誌,允許使用者快速發佈簡短的內容,然後與社群互動,
提供使用者一個抒發雞毛蒜皮的小事,卻又不想寫成一篇篇網誌的管道,
對於我這種每次網誌一寫就落落長的人來說,微型網誌可說是相當切合我的需求,
這類型的服務網站也很多,例如牌子老信用好的twitter、支援中文介面的buboo、以及最近正火紅的plurk等等,
其中最具代表性非twitter莫屬,我也有註冊帳號使用了一陣子,
不過就在我最近接觸到plurk(噗浪客)之後,馬上變節投奔成為噗浪一族,
而且我預期它很有機會作掉twitter,因為plurk實在是有趣多了啊!

 

簡單分析一下它的幾個特點:

1. 獨特的時間軸
Plurk當初的賣點就是它特有的時間軸模式,
它將所有的訊息對應到時間軸上,形成一種特殊的分類與呈現方式,
說實話,我並不覺得這點有什麼了不起的,
因為列表式的呈現方式勢必比較容易快速瀏覽所有的發佈訊息,
絕對比拖拉時間軸的方式來的輕鬆愉快,我充其量覺得這噱頭的成分大於實質的意義,
頂多就是一種新鮮的視覺效果罷了,畢竟我們幾乎不需要去太在乎訊息發佈的時間。

不過今天下午的地震,讓我有了新的認知。
看著大家在同一時間發佈一堆有關地震的"浪",心中頓時感到多了一股趣味性,
針對一些特定的突發事件,時間軸的意義馬上就會被突顯出來,
而且還能夠帶動社群間的討論風氣,造就此網站特有的趣味氛圍。


2. 可針對訊息立即回應
twitter一個令我覺得很雞肋的地方就是,回應也被視為一則新訊息來發表,頂多就是前面會多加一個@,
這樣一來回應都沒有附屬的感覺,反而像是在講一件新的事,
可是內容卻又沒頭沒尾的,只看@我哪記得對方是回應哪個主題阿?
這個問題一直惹怒我很久,幸好plurk終於改善了這點,讓每個回應都跟相關的主題串接在一起,不再是各自為政,
這感覺跟iPhone把SMS依每個聯絡人用對話的方式組織起來一樣貼心啊!


3. Just fun
Plurk創造了一個叫Karma的東東,類似玩遊戲升級時所需的經驗值,
只要你定期造訪網站、拉好友加入、有別人回應你的訊息,Karma值就會增加,
增加karma有什麼好處呢?可以擁有更多的特殊功能,例如暱稱、表情符號等等...
乍聽之下是個挺蠢的玩法,又不是小學生在作功課,但是...媽的咧,我竟然不知不覺就開始在意起那東西,
看到karma下降的時候,心裡想著:不如來噗浪一下好了
看到karma上升的時候,心裡想著:嘿嘿~要再接再厲!
靠背,這到底是啥鬼?也太好操控了吧!
一個表面上看似很蠢的主意,所帶來的趣味效果卻是十足,相較之下,簡樸的twitter就顯得無趣多了。


4. 輕鬆分享
twitter以前可以很容易的作成wigdet嵌在網站上,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把連結隱藏起來了,
讓我每次要搞個widget都要費一番功夫,而且預設版型的字體又小,中文字其實看得蠻吃力的。
plurk就顯得開放許多,很輕鬆的就可以把它嵌在自己的部落格中,但是目前也只提供一種預設版型而已,
說實話這點兩邊都不太及格啦,分享這件事應該作的更多元、更容易些才是,
畢竟能夠嵌入網站中才能增加這類網站的"黏性",吸引更多人的好友加入。

 


微型網誌的"微",代表小、簡單、無關緊要,因此這類服務並不需要太複雜的功能,
twitter甚至限制字數只能輸入在140個字元以內,網站也朝向簡單樸實的型態走,
我十分同意這樣的立論基調,但隨著進入Web2.0的時代,不設法搞些花樣顯然很難黏住現在使用者的目光,
喔,這真是值得令我重新思考的一件事,拜託!不要什麼都扯到M型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