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ve Jobs就是蘋果電腦的創辦人
他的人生還頗戲劇性的
先是一手創辦了APPLE電腦
然後卻被APPLE開除,這也讓APPLE到達了第一次的頂峰
然而好景不長,之後APPLE衰落到前所未有的谷底
這位老兄又被請回去拯救APPLE
結果就讓APLLE起死回生到現在
以下網站節錄了<>這本書
裡面提到了Jobs的三個故事,歡迎大家空閒時可以看看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books/series/series9867335724-1.php


看完不免有些心得
麥金塔的成功除了電腦工程上的技術之外,還包括了人文素養的美學
這兩個部分應該是彼此輔佐,但在我們的學習之路上卻是相互衝突
大部分的人在高中時就被強制一分為二,要求往文組或理組靠攏
有計畫的人便開始為自己的未來作規劃
上了高中後想著以後要選哪些熱門的系
上了大學後開始思考要考哪個容易找到工作的研究所
上了研究所以後想著要學哪些專業技術精益求精
通常這些人被我們稱為"菁英"
他們在專門的領域上都有不可磨滅的價值
但是,也僅止於在他們的領域而已
對一個領域瞭解的越透徹,也表示自己幾乎被專業框架限制住
不太容易、也不太願意去接受其他方面的思維

其實,心理學是個很好的機會
說它是理工科系,它又擁有著人文的氣息
說它是人文科系,卻又擁有著理工的內涵
不論何種領域,幾乎都可以與心理學沾上邊
可惜目前環境對於心理學的價值仍僅止於臨床師、輔導師而已
其他的應用層面沒有人願意去開發

照理說,我應該有這個機會兼顧理性與感性
研究所探討的對象是機械,大學探討的對象是人
雖然學習的過程中常會有種很開心自己跟工程師不一樣的思維
然而我的能力卻還是不足以成為一個工程師
無法成為一個真正文理兩棲的人
真正的英雄、真正的無極,何時才會出現呢?

整段文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:
"我得強調,你不能先把這些人生點滴兜在一塊;惟有將來回顧時,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怎麼串聯的。你得要相信現在體會的一切,未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。"
希望大家在訂定目標的同時,也去思考一下
有著這樣的目標,對自己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